尾礦是選礦作業(yè)中產生的有用組分含量低且目前無法經濟用于工業(yè)生產的組分,也是工業(yè)固體廢棄物中的主要組成成分。隨著金礦山資源的不斷開采以及難選金礦的選礦工藝技術的進步,金礦尾礦排放量也逐年增加,由此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也進一步刺激了金礦尾礦處理及綜合利用的發(fā)展。
除了日益增加的金礦尾礦數(shù)量,金礦選礦常采用氰化提金或浮選法,其工藝過程中必須加入氰化物和浮選藥劑,從而導致金礦尾礦中會殘留一定量的氰和浮選藥劑。因此,金礦尾礦排放常存在以下問題:
1. 長期堆放占用大量土地。
2. 污染環(huán)境。金礦選礦工藝過程中必須加入化學藥劑,這些藥劑殘會留在尾礦中,且尾礦中所含重金屬、有毒有害污染物質,若流入下游或滲入地下,甚至極細的尾礦砂粒隨風飄移,都對周邊環(huán)境造成危害。
3. 資源浪費。受之前選礦技術水平制約,大量有價值的資源仍留在尾礦中沒有得到綜合利用。
4. 安全隱患。尾礦庫存在塌陷、滑坡等安全隱患。
基于以上問題,金礦尾礦處理及綜合利用可謂迫在眉睫。目前,常見的金礦尾礦處理方法和綜合利用主要有以下幾個途徑:
一、 金礦尾礦再選
金礦尾礦中含金一般為0.2-0.6g/t。由于過去采選工藝技術的落后,致使一部分金、銀丟失在尾礦中,同時在中國金礦石中,大部分伴生有銅、鉛、鋅、鐵、硫等元素,隨著選礦技術的進步,金礦尾礦再選除可回收金銀外,還可以根據尾礦性質綜合回收有價元素。因此,尾礦再選成為了當前金礦尾礦處理一大趨勢。
以從金礦尾礦中回收鉛鋅礦為例,金精礦中的鉛鋅礦物在氰化浸出過程中經歷了細磨和長時間的充氣攪拌,出現(xiàn)嚴重過磨,呈現(xiàn)“類膠態(tài)”分散體系,致使浮選困難。此外,大量泥質礦物和殘留氰化物使礦物表面形成親水性薄膜,使捕收劑失去了對各種礦物捕收的選擇性,同時薄膜也阻礙了捕收劑與礦粒表面的吸附,增加了浮選分離難度。
◆ 可通過預處理,采用組合捕收劑、控制礦漿電位及pH等措施,實現(xiàn)超細粒浮選。
◆ 可采用濃硫酸強氧化作用和活性炭吸附等礦漿預處理技術,在酸性介質下采用混合浮選工藝提高氰化尾渣中鉛鋅礦物資源的綜合利用率。
二、金礦尾礦干排工藝脫水
尾礦干排工藝緩解了尾礦庫庫容壓力,減少了尾礦庫安全隱患,且回水利用減輕了污水處理壓力,節(jié)約了礦山生產經營成本,是國家綠色環(huán)保礦山建設的要求。
對于采用全泥氰化提金后的金礦尾礦,可采用壓濾機的尾礦壓濾流程。由于壓濾液返回工藝流程中,濾液中的氰離子、堿以及已溶的金大部分得以回收,因此節(jié)省了選礦用水、石灰和氰化物等用量,同時減少了含氰污水排放。
三、生產建筑材料
從尾礦中回收有價元素僅可實現(xiàn)對尾礦中的少量有價元素進行綜合回收,但并不能大幅減少尾礦量,仍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尾礦堆存占用大量土地、破壞和影響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問題。
以我國金礦為例,礦床類型復雜,圍巖種類多樣,部分礦床中金屬礦物含量稀少,脈石礦物較純凈,金礦尾礦可作為重要的非金屬原料或建筑材料直接使用,如制磚、制備微晶玻璃、生產加氣混凝土、硅酸鹽水泥等。
四、礦山充填
利用尾礦充填礦山采空區(qū)是直接利用金礦尾礦行之有效的途徑之一,尤其是對于無處設置金礦尾礦庫的礦山企業(yè)而言,利用尾礦回填采空區(qū)具有更大的環(huán)境和經濟意義。
尾礦作為一種較好的充填料,可以就地取材、廢物利用,免除采集、破碎、運輸?shù)壬a充填料碎石的費用。對于價值較高的金礦礦體,尾礦可改善礦柱回采條件,降低貧化損失,往往在充填料中加入適量的水泥或其他膠結材料,使松散的尾礦凝結成具有一定強度的整體。
五、復墾造田
復墾造田也是一條有效的金礦尾礦處理途徑。在金礦尾礦庫上采取一定的措施,種植農林牧作物、生命力強的作物可以保土固堤,對保護環(huán)境、防止污染都有積極作用。
以上便是常見的金礦尾礦處理和綜合利用方法。在選礦廠實際應用中,建議綜合考慮金礦尾礦性質、尾礦規(guī)模、投資回報率等情況來確定適合的金礦尾礦處理及綜合利用方法,量身定制合理的金礦尾礦處理設備。